首页 > 行情 >

经济增速下滑 2015年银行业资产质量压力凸显

2016-01-06 14:34:33 人民网

柏可林 摄

经济增速下滑,银行业资产质量压力凸显,“不良”也同“双降”一起,成为2015年银行业不得不提及的热词。此外,存贷比取消、拨备覆盖率考量、金融混业监管等监管环境变化也对银行业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不过,在利率市场化、资金脱媒、互联网金融倒逼之下的银行业却借机开始了向智慧经营转型,金融市场、投行、财富(资产)管理等轻资产业务备受瞩目,小微金融、互联网金融等发展战略也被诸多银行采纳。展望2016年,银行业转型、规范、特色经营值得期待。

银行从业人员切身感受到了2015年的这份不容易。在这一年,银行业经历了一场历史性的高管离职潮。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至少已有50位银行高管离职,不少行长级的管理人员也纷纷在任期到后选择离开。高管限薪令自然是一方面因素,但更多的是不堪重负,无法继续为坏账“背锅”的原因。

产能过剩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快速增长,各家银行的应对措施除了在之后的放贷工作上更加谨慎外,不可避免地,银行坏账转为考核向员工施压,银行贷款考核也日趋严格。

《国际金融报》记者从穆迪分析师武赋赋那里了解到,“目前中资银行运营环境的特点是经济与信贷增长双双放缓,但企业财务杠杆率却仍在上升”,武赋赋指出:“与此同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2014年底的1.25%升至2015年9月底的1.59%。此外,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与不良贷款之间的差距扩大。”

面对新经济形势,“降准降息成为常态”已经成为了经济学家和市场的普遍共识,要说2015年度银行业最重要的大事件,十有八九会把票投给“双降”。《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了数位经济学和市场人士,试图梳理出2015年银行业到底发生了哪些了不起的事情。

说来有趣,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这些银行业的大事件,之间大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像是多米诺骨牌,摆在一起更能看出背后的内容。

数次降准降息、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提速、人民币加入SDR迈向国际化、传统银行业拥抱互联网的脚步日益提速。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说的就是开放、多元化的2015年银行业。穆迪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2016年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整体而言将面临资产质量和资本压力。

事件一:央行“双降”

年初以来,央行共计降息5次、降准4次,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75%降至1.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5.6%下调至4.35%,大型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由20%降至17%。多位市场人士判断,央行的宽松举动将会持续至2016年,明年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可能降至1.0%以下。

重阳投资分析师王玮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2016年央行降准降息的空间仍充裕,但缓解市场压力的能力在下降。新生资金进入市场之后,倘若不能充分合理利用,就有可能助长股市泡沫,靠投机赚快钱的利好不会长久。“正如股市的场外配资,大量资金进入股票市场意在救市,却无良好去处,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反而会助长股市泡沫,增加风险。只解决了货币的投放而未解决货币的去处问题。”因此,当务之急是重整产业经济,改善实体经济产业生态环境问题。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则可发挥辅助配合作用。

王玮认为,央行多次降准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中期借贷便利注入流动性,这使得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自2015年以来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持续降息将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压力,因为银行存款的重新定价往往落后于贷款,并且迄今为止,许多银行实际存款利率的降幅小于基准存款利率的变化幅度。

穆迪的报告认为,央行降息降准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不一而同。贷款利率降低将减轻诸如政府相关投资平台等高杠杆借款人的还款负担。然而,降息难以抵消宏观经济下滑的影响。制造业、批发与零售等行业仍将面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压力,而这些行业是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

此外,在10月24日那次双降的同时,央行还宣布放开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上下浮动的限制。有舆论即表示:“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已经走完了最后一步”。融360分析师刘银平表示,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并不代表银行就可以随意调整自己的存款利率了,如果背离市场规律,存款利率远高于市场正常水平,将会受到央行管控或指导。目前利率市场化只是名义上完成了,但要做到实际利率市场化仍有一段路要走。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在早些时候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从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调整进程来看,可以预见未来5到10年,中国应当处于一个低利率水平通道。”

事件二:存款保险制度

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了上海多家银行的相关人士。令人颇感意外的是,除了降准降息外,存款保险制度可以算是第2号“热词”。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2015年3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改革重要的一步棋,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紧锣密鼓的准备,2014年底已经把存款保险条例公开征求了意见。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出台,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50万元。央行测算,这一标准可以覆盖99.63%的存款人的全部存款。

交通银行相关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存款保险制度是对先前出台的《银行破产法》的补充,“《银行破产法》的推行意味着银行将拥有企业性,经营不好也可以破产,国内的商业银行破产,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上述工作人员表示,一旦银行宣布破产,存款保险制度就能为存款人充当起保护者的作用。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分析,这一限额相当于中国人均GDP的12倍,能够覆盖绝大多数储户的存款,而且超过50万元的存款也不是完全无法得到保障。该条例的出台,可以说强化了对存款人权益的保护,对于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上述交行人士还告诉记者,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不少阿姨妈妈会有意控制在银行的储蓄金额。不过对于银行来说,这意味着你可以去拉别家(银行)的存款,人家也可以以同样的理由来分你的,不是坏事。”

而且,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淡化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优势,使不同规模的银行获得同等的公众信任,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增强民营银行的竞争力,从而促进民营银行的发展。在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时,绝大部分存款人出于安全考虑,会选择把钱存放在国有大银行,致使中小银行在吸收存款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严重影响中小银行的资金来源。

可以预见,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资金存放在哪家银行都能获得相应的保障,公众就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和便利性来选择存款银行,中小银行也可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和服务水平选择相应的客户群体。这可以有效降低中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有利于各类银行金融服务供给和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匹配。大型银行可专注于为大型企业、跨国公司等提供金融服务,而中小银行在资金来源有保障的情况下可更好地为创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三农”提供服务。

事件三:存贷比放开

近几年的国内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多种困境,除利润增速大幅下滑、不良贷款持续攀升之外,商业银行还面临存款增速放缓、资金成本增加的困境,在此背景下,业界对于取消存贷比考核的呼声越来越高。

确实,在存款增速明显下滑的同时,如果继续保持存贷比监管红线,信贷增加的幅度将远不能满足经济复苏的需要。如果说降息降准甚至非常规货币工具是在提供流动性和降低资金价格,取消存贷比监管是要实质增加信贷投放。

终于,自2015年10月1日起,中国银行业监管制度迎来重大调整,取消了自1995年设定的存贷比75%上限的监管红线。业内认为,此举对银行业发展影响深远,有利于银行降低存款成本,缓解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负债成本上升压力。

存款利率放开后,银行为竞争存款,会抬高银行吸储成本,一些小型银行如果经营不善,可能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这时就需要存款保险制度保障存款人的利益。

短期来看,可能会给银行的利润和流动性带来一定压力,长期来看有利于降低隐性存保制度的道德风险成本、更加清晰区分好坏银行、提高金融系统稳定性。

存款保险制度实际上是将过去政府对银行存款的隐性担保显性化了。

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商业银行负债端来源日趋多元化,不仅仅限于存款。存贷比监管覆盖面不够、风险敏感性不高的弊端日显。业内人士称,用存款和贷款比例来管理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能反映商业银行真实的流动性状况。尤其是大中型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已经非常复杂,存贷比的劣势更加明显,确实有必要作出调整。

在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许文兵看来,“存贷比调整为参考指标符合中国银行业的实际状况,有助于商业银行增加放贷,降低负债成本,提升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事件四:民营银行开业

2015年是民营银行的元年,随着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等一系列制度安排的陆续推出,民营银行的落地水到渠成。

2014年3月11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时表示,首批5家民营银行已经开始试点,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等在内的10家民营企业参与试点工作,将分别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开展试点。

虽然第一批公布试点的民营银行只有5家,但发起和筹建民营银行的热情不减,已经通过国家工商总局预核准的民营银行超过90家。

首批五家民营银行中,天津金城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已于2016年上半年陆续正式营业;深圳微众银行于2015年1月进入试营业阶段;浙江网商银行于2015年5月末获浙江银监局开业批复,并于6月25日迎来开业庆典。

国家开放民营银行的目的主要在于完善现有的金融体系,弥补小微企业融资市场的欠缺,行程机构合理的金融体系,从而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三农”和社会,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针对性、更便利的金融服务。

民营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占有目标市场并形成竞争优势,如何体现差异化竞争,商业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这是试图进军民营银行的民营企业首要思考的战略问题。虽然各家试点银行在发展战略与市场定位方面各有特色,但目标均是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效、高质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目前,首批5家试点民营银行无一例外地选择各具特色的市场定位和产品服务。5家民营银行已经各具特色,其中,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定义为“纯互联网”银行,服务小微用户、不设物理网点、不做现金业务;上海华瑞银行立足自贸区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温州民商银行则针对当地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推出了多种信贷产品;天津金城银行则定位于“公存公贷”,力图打造互联网化公司银行,并服务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客户。

“民营银行如何运行得更好?在各种银行都存在的情况下,民营银行就是中小银行,应当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指出,民营银行现在无法与大银行竞争。无论从资本金还是客户来看,都是如此,民营中小银行有自己的服务对象,有自己的市场定位,要根据自己的服务对象进行创新,避免恶性竞争,差异化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差异化经营是民营银行的生命线,在银行业这个已经充分竞争的市场上,民营银行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特色化经营之路至关重要。正如浙江网商银行行长俞胜法所说:“我们永远不会去碰那20%的高价值客户群”,这显然有别于传统银行偏好高净值客户群的策略。

不能否认,民营银行扩容势在必行,对于银行业来说,民营银行的加入,使得整个行业的活力和创新力都大大加强。可是,民营银行并非唐僧肉,其风险也不可忽视。

  事件五:“营改增”未能收官

2015年是全面实施“营改增”改革的收官之年。这意味着,“营改增”难点之一的银行业“营改增”已经进入倒计时。

可惜的是,随着年关临近,银行业全面“营改增”的大锤却始终没有落下。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银行业“营改增”不仅直接影响银行的税负水平、经营业绩、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也给银行如何有效应对带来了挑战。

四大行业的“营改增”试点工作为何迟迟难落地?据国税总局统计,四大行业涉及的营业税税额约1.6万亿元,占营业税税收总额的67%,这也意味着“营改增”的推进工作才刚刚迎来最难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在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看来,四大行业想在短期内完成“营改增”任务都面临着不小的阻碍。“比如房地产行业,由于经营过程过于复杂,如果不改变现有的征税办法,将很难推进房地产的‘营改增’工作。再比如金融行业,由于业态太多,业务复杂,单单是处理各种各样的票据就将是一项巨量工程。”刘桓说。

在整个金融业中,银行业因其体量上的绝对优势,以及与实体行业更为紧密联系,成为金融业“营改增”的重中之重。营改增落地实施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往往超出企业的预期,尤其是对于规模庞大、组织结构复杂、业务类型复杂和交易量巨大的大型银行而言,难度前所未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营业税对于专业化协作发展的阻碍逐渐显现,因为营业税以纳税人全部营业额为课税对象,随着流转环节的增多,营业税税负也不断增加。

目前,中国银行业缴纳的是营业税,税率为5%。税基包括贷款业务利息收入全额;融资租赁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承租方实际成本后的余额;买卖金融产品的价差收入;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取的手续费与佣金等部分。另外,并附加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税率分别为营业税的7%、3%和2%。据测算,银行一般金融业务营业税及附加的名义税率约为5.6%,而国际上是3%。

“营改增”后,银行应适当调整定价策略。“营改增”对不同客户的影响各不相同,同一业务收费对不同纳税人将产生不同的成本。银行定价时,要考虑客户的纳税人属性,增强定价的灵活性。本该在2015年完成“营改增”任务的房地产业、金融业等四大行业只得等待能在2016年迎来转机。来源:国际金融报

相关推荐